说不清的思念是什么歌原唱?
乌龙情歌
原唱:zero
作词 : 大卫与小波
作曲 : 大卫与小波
莫名其妙的那一瞬间
稀里糊涂地中了一箭
射中我的心房左边
说不清的思念
情非得已地对你爱恋
不可思议地为你来电
苏轼写过哪些诗词思念苏辙?
苏轼与弟弟苏辙兄弟情深,苏辙常常得到苏轼的帮扶。苏轼表达对弟弟苏辙思念的诗词作品不少,今推荐一厥词《西江月》以供头条诸友友品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熟凉。
夜来风叶己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厥词是苏轼遭受政治挫折后产生的世事如大梦、失意悲凉的感叹,其凄凉孤独的心情跃然纸上。中秋孤寂和对弟弟苏辙想念、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读来令人凄然泪下。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词大家,他诗、词、散文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现出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同为当时的文化名人。他与弟弟的关系一直比较亲密,一生中写了很多表达与弟弟的感情的诗词,如他写给弟弟的《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写尽了看淡一切的感受。
直接为怀念弟弟而作的《水调歌头》,则成为影响深远的千古名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写于中秋夜,也是为怀念他的弟***由(苏辙)而作。这一年,苏辙三十九岁,苏轼自己也四十一岁了。二十年来,他们各为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奔走不息,经受了很多磨难和挫折。如苏轼政治上不如人意,官场一再被贬;家庭生活横生变故,夫人王弗病死。所以他无日不怀念着这惟一在世的弟弟。
这首词副题直接标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的结尾针对自古难以成全的人生悲欢离合,提出了自已的希望:“但愿人长久“,纵然是山隔水阻,千里迢迢,能共看明月,此心也就得到安慰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跟其弟弟苏辙是同胞兄弟,而且一同中进士,兄弟俩和父亲苏洵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人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兄弟情深,苏轼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就是想念弟弟的。
在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和苏辙是一对好兄弟,他写过很多诗词来思念苏辙,最著名的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其词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76的中秋,天空上的月亮分外皎洁,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后,已经有七年没有见过面了。看着天上的明月,苏轼心潮彭拜、文思泉涌,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词中苏轼对胞弟苏辙浓厚的思念之情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除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外,苏轼思念弟弟的诗词,比较出名的还有以下几首:
-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狱中示子由》
- 身长健,但***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孤馆灯青》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送子由使契丹》
-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满江红•怀子由作》
-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东府雨中别子由》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关于友谊最动人的传说”。就亲兄弟来说,北宋的苏轼和苏辙这对亲兄弟当为世之楷模,他们之间的亲情故事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后世人。
(文/若木 图/网络)
非常著名那首明月几时有大家熟知就不说了,这里说说两首: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其二: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这两首诗是有很深的背景的,就是苏轼一生当中最艰难的时刻,就是差点丧命的 乌台诗案,一度苏轼认为这次逃不过了,其时苏徹已经身居高位,只不过他和哥哥性格完全不同,比较沉稳内敛,所以官场上很平稳,苏轼卷入乌台诗案后,他非常着急,甚至一度上书神宗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换取哥哥的安全.
这两首诗其实是给弟弟的诀别诗,中间闹过一次乌龙,就是如果外面的消息很差就给苏轼送鱼,结果送饭的把这个约定给忘了,送了次鱼,苏轼吓坏了,以为判决已定,就给弟弟写了这两首诗,名是怀念,实为诀别.
后来经过苏徹和正直大臣的努力,苏轼逃过一劫,免死贬为黄州团练,经此一劫,苏轼大彻大悟,作品转向内心体悟,感悟大自然,收敛生平,卷舒自如,圆融无碍,超脱恬淡的自然化境.
海昏侯刘贺真的是荒唐的人吗?
作者笔下出文化,文化内涵见历史,我是小作者,我来分享。
答:***如没有“海昏侯古墓遗址”在南昌出土,我也会觉得海昏侯是一恩荒唐昏庸的人,因为是历史记载的,但这个古墓出土之后才发现其实刘贺并没有那么荒唐。为何?
上述的汉书中对于刘贺的全面记载,主要的意思大概是刘贺刚刚登上帝位,就开始了行为不检点,然后在皇位之上仅仅呆了27天,但是却干了1127件坏事,每天都要干十多件坏事。
收到这个汉书记载的影响,其实不论是谁,只要没有亲身经历过***,都会觉得刘贺非常的昏庸无道,是一个只顾自己贪图享乐的皇帝。
在2001年播出的《乌龙闯情关》之中,昌邑王刘贺的形象是一个猥琐好色的大叔,不知道这个电视剧如果让泉下“刘贺”知道,会不会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尽管汉书还有电视剧中的形象,刘贺都表现的不太好,但是经过南昌古墓的发现,真正的刘贺形象已经大白于天下了!
汉代有一个很接地气的下葬方式,那么就是死前是什么样子,死后下葬会还原那个环境,这也叫:“事死如事生”,是汉朝特有的下葬习俗。
打开南昌的古墓,在主墓室西面发现了一个很让人惊讶的东西,那就是“一块孔子屏风”,按照位置排列,考古学家推断这是刘贺生前会客的地方。
在刘贺的会客厅发现了孔子屏风,这就说明刘贺是尊崇圣贤,儒家在当时还算是上流社会的主要追求,儒家主要核心思想为“仁爱”。
刘贺既然尊崇儒家,那就应该推翻之前汉书对于刘贺的部分记载,起码不会那么***无道。
我觉得应该是吧。当时的辅政重臣霍光是一位很严谨的人,且对刘氏***是很忠诚的。要换掉刘贺,这恐怕不是霍光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太后及其它大臣们的一致想法。这就可见刘贺真的是较荒唐的了。这从赐给他的侯爵名称也可以看的出来:海昏侯。刘邦时代,其赐予别人的爵号是很有意思的。基本上是根据被赐予人所做的贡献、品行及行为等来定名的,而且很形象(如有兴趣,可以在《史记》里去观看,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海昏,即十分的昏、非常的昏。
不是,他只是一位正常人,没有那么荒唐,也没有那么伟大。他太想尽快从霍光手中接过权力的接力棒了,但是他忘了自己是外藩入主,仅仅是因为霍光选择了他他才能作为皇帝,他忘了霍光是权臣,既然能选择他也自然能选择别人。他对权力的过度渴望与热忱最终引起了霍光的不满,这也是他被废黜的最重要原因。
刘贺只能说是一个青春期任性的青年人,自己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宗室,突然被选中成为皇帝,天子唯我独尊,刘贺得意忘形了。皇位被霍光废了以后,被贬为海昏侯,行事更加荒诞,应该是为了自保。毕竟是废帝,如果不荒诞,很可能性命不保。